民生助粒贷人工客服电话
2023-12-03 03:45:27
民生助粒贷人工客服电话:0411-8135-6789二线电话:023-6251-5151 处理还款,借款,贷款,协商
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方略要求下,既关乎经济发展又凸显安全保障的安全应急产业,迎来发展新机遇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,有着迈向万亿“蓝海”的愿景。
11月30日,2023年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举行。这是继2018年、2019年成功举办两届后,佛山南海第三次迎来的安全应急产业规模最大的“国字号”盛会。国家工信部、应急管理部、广东省工信厅以及其他省市区相关部门领导高规格出席,行业大咖、协会、学会、研究院所负责人以及国内重点企业齐聚,让各界目光又在高度聚向佛山南海。

南海,驶入安全应急产业“蓝海”。在新赛道跑在了第一梯队的底气在哪?一场搭建国家级产业交流合作平台的大会将带来哪些产业新风向?坐拥全国首批、广东唯一的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,南海这一区域样本又如何为全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探路?
通向未来的万亿战新产业
“今年是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起势的一年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司长罗志坚指出。
事实上,随着极端天气灾害持续增多,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安全压力增强,国际形势持续波动变化,人们对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关注与呼声持续走高。布局安全应急产业,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迫切之举,更是一场通向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战。
今年以来,工信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科技部、财政部、应急管理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,聚焦地震和地质灾害、危化品安全事故等10大重点领域,从技术创新、应用推广等方面推进10大重点任务,明确了100余项重点发展的安全应急装备,打造竞争力强的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,为地方提供政策引导。
放眼全国,通过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和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,我国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“两带一轴”安全应急产业区域优势产业集群。作为先行省份,广东省位于东部发展带的核心区域。早在2020年起,广东在全国率先把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纳入“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”,产业链进一步向中高端迈进,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。2022年国家公布的26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(含创建单位)中,广东省的单位占了11.5%;全省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产值超过3058亿元,较2019年时产值规模增长超过20%,安全应急产业已初具规模。
南海驶入“蓝海”
面向蓝海,总有首先“吃螃蟹的人”。安全应急产业涉及安全生产、防灾减灾、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、处置与救援等多个领域,横跨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。以制造立身、以产业见长的佛山,在新赛道上跑进了第一梯队。
南海区则是全省的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高地。2018年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应急管理部、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了首届中国安全产业大会,会议举办地就选在南海。同一年,粤港澳大湾区(南海)智能安全产业园挂牌。此后,以该园区核心区为主要载体的南海工业园区逐步引导企业集聚发展。2022年,佛山南海工业园区获批全国首批、广东唯一的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(综合类),并成功引入安全应急产业创新平台超10个、优质企业或人才团队超175家,涉及生产安全、交通安全、城市安全、智慧安防、公卫安全、安全服务等多个领域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科云图低空无人机遥感网项目,以及投资20亿元的徐工广东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进驻,产业链进一步向中高端迈进,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,安全应急产业集群效应持续释放。

据了解,2022年南海区安全应急产业产值近500亿元,复合增长率超过了40%。11月30日,举行的2023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,已是南海区第三次作为东道主协办这一国家级行业盛事,扛起大旗的底气,正是来自佛山南海迅猛发展的安全应急产业集群。
瞄准供需热点再聚力
安全应急产业风口已至,亟待通过加强生态链、创新链、产业链、应用链、金融链等方式,进一步培育安全应急产业发展。2023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的召开,就是迈向中高端发展阶段的起跑线。
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应急管理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,佛山市人民政府、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承办,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、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、中国安全产业协会、中国网等单位具体承办,以“创新驱动、应用牵引、繁荣生态,推动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,围绕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安全应急领域的应用等热点领域,举办开幕式、主论坛、专题论坛和实地考察等活动。将通过搭建国家级产业交流合作平台,充分发挥大湾区区位和政策优势,全面汇聚产业园区、科研院所、龙头企业、金融机构、用户部门等各方资源,加快安全应急产业资源聚集。

当前,推动供需紧密衔接是现阶段加速国内安全应急装备推广应用的关键。开幕式上,安全应急产业供需对接平台现场上线。“安全应急产业的产业链长、覆盖面广,应用场景多元复杂,亟待打通需求两端,形成政产学研用金多方合力的产业体系。”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巩天啸表示,搭建供需对接平台,能够促使我们的好企业、好产品、好技术,真正解决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中的真实问题,让好装备在实战中发挥成效,好企业在市场中得到实惠。
“工业互联网+安全生产”也是行业的热点领域。广东省安全应急产业联盟在现场成立,搭建全省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协作平台,推动广东省安全应急产业主体之间的广泛交流和深度合作。

对南海而言,一场行业内最高规格的大会,系列热点项目成果和重要平台发布,将形成新的产业聚力。通过供需平台和广东省安全应急产业联盟,一大批南海制造企业将能够站上更大的平台,获得更新鲜的行业信息,对接上更广阔的市场;“工业互联网+安全生产”解决方案,将为当前南海全力推动的数智化改革助力。“这样一个国家级的盛会,为我们安全应急产业打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,对我们链接资源,提升整个产业基础,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健康稳定发展,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。”南海区委常委、常务副区长徐永强表示。
“南海样本”再探路
国家级产业平台的磁聚效应,为南海安全应急产业描绘了一幅美好图景,也让南海成了安全应急产业一个重要的区域样本。

在会上,南海区区长王勇用“空间广、平台多、龙头强、创新聚”四方面总结了南海样本的特色,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(佛山南海)。当前,南海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.5万亩,总投资超500亿元;创建引入安全应急产业联盟、公共安全研究院等10多个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平台;孵化引进了一批重点企业,建成企业工程中心、实验室25家,引进高层次人才80人,其中院士7人,制定标准56项,申请知识产权1600多件,创新驱动优势逐步显现。
目前,南海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,正在形成“丹灶制造、大沥服务”为主体的东西互动板块,通过“双核驱动”打造安全应急产业完整的产业链。目前全区与安全应急产业相关的企业超千家,其中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超200家。
“先发优势”显现,南海如何布局下一个5年?“南海始终将安全应急产业作为“两高四新”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立足实际、前瞻布局,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安全应急产业体系。”王勇提出了三方面工作思路:从战略高度和未来发展出发,布局安全应急产业;从科创驱动和人才集聚入手,做强安全应急产业;从要素保障和政策扶持发力,服务安全应急产业。尤其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,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;加快安全应急产业成果转化中心建设,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加速资本化、产业化;推动各类优势资源“跟着项目走、围着产业转”,保障土地供应,优化惠企政策,预计五年内将投入财政资金超过300亿元。特别是在安全应急产业方面,专门出台了扶持办法。
徐永强也提到,希望通过政府引领,平台示范,企业引育、科创协同、政策保障,能够共同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在南海蓬勃发展,使规模效应不断增大、集群效应不断增强,创新能力不断增强,未来使得安全应急产业成为南海的支柱产业,助力南海、辐射湾区。
采写:南都记者关婉灵 通讯员黄丹